本網(wǎng)訊(吳錫坤 徐蔭圈 蔡育忠)下河鄉(xiāng)造福工程百戶集中安置點交付,安置群眾終于圓了安居夢,“解鎖”美好新生活。對于地災點群眾和無房戶來說,有個“像樣”的房子,讓他們不再為刮風下雨而心驚膽戰(zhàn),便是他們一輩子的追求了。
眼前這位正忙著招呼客人的老人家,是85歲高齡的困難老黨員張如德,老張大半輩子都住在下河鄉(xiāng)仙石村四近塘自然村,那是一個地災點,張如德說,他大半輩子都在心驚膽戰(zhàn)中度過,今天,終于住上了新房,他特別歡喜。
張如德:“以前舊房子那沒法, 山都會崩塌下來,屋頂也會漏雨,坡很陡,發(fā)生過好幾次山體滑坡 。一下雨,鄉(xiāng)、村干部就都到我們四境村保障村民人身安全,根本沒法住 。現(xiàn)在出來這住,大家都非常開心,心情愉快,為什么心情愉快呢,第一交通方便,第二看病方便,第三家門口就能買到日常生活用品,不然如果住在四境堂,要去車圩買東西雇摩托車來回要30塊錢, 現(xiàn)在都不用了?!?/span>
和張如德老伯一樣圓了安居夢的,還有張雪花阿姨,以往,她的家也是危房,沒法住,他們一家只能背井離鄉(xiāng),居無定所。如今,搬進新家,張阿姨還在家里開起了小店鋪,生活得踏實又充實。
張雪花:“仙石是山區(qū),我平時都沒什么事做,就種點菜自己吃,煮煮飯。后來山豬啊鳥啊多了,就沒法種菜了,就跟我老公出去外面給他煮飯,家庭都顧不了?,F(xiàn)在這邊是新村,老公出面,我就在家里批發(fā)點煙啊、水啊來賣,坐著也無聊,我就順便拿點玩具來做。多虧了大家?guī)椭?,我們才能搬出來這邊,以后孫子讀書方便交通也方便,過得會更幸?!?/span>
此次下河鄉(xiāng)造福工程百戶集中安置點共安置129戶安置戶,其中安置仙石村四近塘自然村地災點群眾52戶、七高磜村36戶,新坡、仙石、七高磜三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、低保戶、無房戶、住房困難戶41戶。下河鄉(xiāng)造福工程百戶集中安置點位于新坡村磁窯自然村,于2016年12月啟動建設,項目規(guī)劃用地52.05畝,擬建設安置房240戶,至目前,已建成第一期安置房129套。在有效解決地質(zhì)災害點及部分危房改造群眾安置問題的同時,該項目還投入300萬元用于安置點周邊道路、綠化亮化、污水管網(wǎng)等配套設施建設,全力改善安置群眾的生活環(huán)境,提高安置群眾生活質(zhì)量。